宝威新闻中心Baowei sports News
谢鸿:蒋集饼折
定远域内多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除种植小麦稻谷外,也盛产杂粮;杂粮粗糙,但营养丰富。乡村里,心灵手巧的人,在闲暇之余,总爱琢磨吃食的做法,他们从粗糙的杂粮中发掘出味道的秘境,仔细地进行粗粮细做,形成了极富乡村特色的风味小吃,在丰富人们味蕾的同时,也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民以食为天,地方上的特色美食,往往就诞生在民间的餐桌上。蒋集镇地处定远西南方向,物产丰富,小吃众多,能说出名字的有“蒋集风肉”“挂面圆子”“红烧土鸡”等,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饼折子”。 饼折可是蒋集人的最爱,不少人家都有做饼折的习惯,曾有诗云:“铁锅柴火旺,豆面镶玉妆。状如金盘出,折成小见方。小饼如嚼月,街头共彷徨。”关于饼折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古时候蒋集的一名学子进京赶考,因家中无粮,他的母亲就从村里东家借一点,西家赊一些,把这些杂粮磨成粉调成糊,放到锅里摊成了饼,再折成一块一块的,用布袋装好,让学子带在路上吃,结果学子中了红榜,他携带饼折做干粮的办法也被后来的学子纷纷效仿,久而久之,这种叫饼折的食品越来越受欢迎。 春上,受谢三哥邀请,我们两三个文友去了他在蒋集的家。谢三哥的媳妇李嫂,招呼过我们就去了厨房,说今天摊饼折,做好后,让我们每人带一点回家。 茅草在灶膛里燃烧,李嫂把磨好的面糊用勺子舀起,自铁锅的中间倒下,再用铁铲将面糊均匀向四周摊开。李嫂告诉我,这一勺面糊,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摊不动,太稀不成形。分量也是有讲究的,面量多了,则面糊容易溢出锅边,摊出的面饼过厚,影响口感;面量少了,则面糊在锅里分布不均匀,面饼过薄,焦香味不浓郁。我问,这面糊里都有哪些东西?李嫂笑了,说庄稼人不欺人,这面糊里都是好东西,是由豇豆面、绿豆面、小麦面三种面搭配而成,但要按一定比例与水掺和。当我问到各种面之间的比例时,李嫂笑而不答,也许这正是她秘不示人的配方。 灶火艳艳,面糊在高温的烘烤下,逐渐收拢水分成形,粮食特有的清香也被激发出来了。不多会,一张一米左右的面饼就做好了。李嫂将滚烫的面饼从锅里抄起来,放进边上的竹筛里;热气稍减,又一张张取出,担在院中芦苇秸编成的帘子上。饼子放在上面,既透气又容易沥干水分;晾晒半干,李嫂开始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小块,饼折的雏形也出来了;等完全晒干,就算大功告成,可以装袋了。李嫂说,好的饼折耐储存,放上半年都不会有哈喇味。 李嫂将一块晒好的饼折递给我,阳光下,饼折微黄鲜亮。李嫂告诉我,饼折之所以好吃,在于食材的搭配。豇豆面粗粝,绿豆面细腻,小麦面则富有黏性,混合在一起,既方便成形,又口感丰富,吃起来十分有嚼劲。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李嫂在摊饼的同时,会不断地添加或抽减灶下的茅草,保持火候的平稳。茅草是摊饼最好的燃料,烟轻火软不急躁,铁锅温度均匀,热能促使淀粉、蛋白质、糖分、氨基酸转化融合。李嫂动作熟练,不经意间的一翻一闻,看似是简单的操作,实乃一种心手合一的技巧。 李嫂是农家妇女,没有高深的文化,却懂得如何调配食物。她和我们说话时一直是笑眯眯的,落落大方,如春风拂面。为了给我们准备食物,她的手一刻不停地忙活着,时不时地用粗布围裙擦拭鬓角的汗水,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文友们知道,谢三哥虽说在村委会工作,钱却拿得不多,主要的家庭收入还是靠耕田。李嫂为了不让谢三哥在工作上分心,主动挑起了家中的重担,不仅要打理农田,还要长年照顾生病的婆婆,家中两个孩子都在读书,一个读大二,一个上高中,作为主妇的她,必须精打细算。生活里,李嫂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陀螺,屋里屋外地奔忙,但她不仅没有被生活累倒,还把生活收拾得有条有理。 我也注意到了李嫂的手,很粗糙,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皲裂,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不是女人的手,但正是这双手,养活着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有人说,胃是人类的第二大脑,它会记下很多事情,包括亲情多维的温度。谢谢三哥和李嫂,让我在品尝饼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度与味道。 医院要求医生让患者消费到7000元?院方称“没有这样的事情”,昆山市卫健委:进一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