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常识Manual

预防疾病致残 共享健康生活——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知识科普

2024-08-26 08:50:5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6.34%。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数,推算出2010年底中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

  我国各类残疾致残原因中,后天获得性因素是致残的主要因素。先天性因素致残占9.57%,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占74.67%,不明原因或其他因素致残占15.75%。

  在后天性残疾中,传染性疾病致残占11.77%,非传染性疾病致残占71.58%,创伤及伤害致残占16.65%。可见疾病致残率高达80%以上!

  所谓疾病致残,是指因患某种疾病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

  疾病致残包括传染性疾病致残和非传染性疾病致残,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致残有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沙眼、麻风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致残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神经性疾病等,其中孕期致胎儿畸形的如神经管缺陷、风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疾病也多见。

  神经管缺陷,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疾病,神经管就是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当神经管形成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闭合发生异常时,就会发生神经管缺陷,是大脑或脊髓的主要出生缺陷。神经管缺陷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等。

  引起神经管缺陷较常见的因素便是叶酸缺乏,而一经确诊胎儿为神经管缺陷,应立即终止妊娠,所以,预防神经管缺陷是关键!

  育龄妇女如果从怀孕前3个月至怀孕后的头3个月服用小剂量叶酸(0.4mg/天),可以降低50%-70%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的风险。

  小知识点:我国从2009年开始免费向育龄妇女发放叶酸,可在各地妇幼保健中心及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领取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报告和各国残疾预防的实践经验,三级预防模式是残疾预防的有效模式。

  一级预防是指采取包括免疫接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安全防护等措施消除引发伤病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是指开展早期筛查、定期体检、早期干预等,对已发生的伤病及时进行干预,防止伤病造成残疾。

  三级预防是指采取实施矫治治疗、康复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无障碍改造等措施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

  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成年残疾人中由慢性病导致的残疾占56%,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疾病导致的残疾数量增多,残疾的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例如高血压、脑卒中可导致偏瘫,糖尿病可导致视力残疾和截肢,帕金森病可导致身体运动障碍,还有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可导致智力下降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致残疾病的主力军。那么,要将慢性病致残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则是不可或缺的“助力剂”。

  为了更好的掌握这“助力剂”中的饮食方式,接下来为大家分析五个“健康饮食要点”:

  (1)补充蛋白要“质与量兼得”: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12%—15%,动物蛋白以奶、蛋、鱼、虾、瘦肉为主,植物蛋白可以大豆类食品为主。

  (2)摄入脂肪要“有增有减”: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优质食物代表如:各类海鱼、深海鱼、核桃、葵花籽、榛子、燕麦、橄榄油、牛油果、大豆类食物。

  减少动物脂肪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食用油优选植物油,每日控制在25g左右。

  (3)膳食纤维摄入要充足:粗粮、蔬菜、水果在膳食纤维含量榜上都是名列前茅的。(4)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要合理:例如维生素B6和B12也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如龙利鱼、燕麦、禽肉类等都是获取这两类维生素的不错选择;

  自然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也是卒中的保护因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有猕猴桃、胡萝卜、芹菜等。

  (5)控盐一定要牢记:除了日常炒菜加入的食盐,还要尽量避免进食高盐食品和调味品,如酱油、沙拉酱、榨菜、咸菜、腌菜、腌肉、辣酱等。

  当然除了健康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做到:

  残疾的预防覆盖了我们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不让残疾限制你人生的可能性,请让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成为你人生中的“必需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