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威新闻中心Baowei sports News
叶澍蔚:新闻路上的“任性者”
人物名片:叶澍蔚,1989年10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宁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采访部记者,浙江之声评论员,浙江省委主要领导随行记者。报道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五次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是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杭州市高层次人才(C类)。 此时此刻,他也许正在奔赴一线的路上,也许正在新闻现场忙碌,也许正在笔耕不辍,他就是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采访部记者、新闻评论员叶澍蔚。在多年来的新闻工作中,叶澍蔚始终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叶澍蔚说自己是个任性的人,在他就学、择业的道路上的三次“任性”,让他与记者,与如今的岗位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二那一年是叶澍蔚的第一次“任性”。开学前,他决定从理科班转入文科班,原因却仅仅只是“不喜欢”。“相比于数字的转换变化,文字的瑰丽多彩更加吸引我。”作为当时的一班之长,叶澍蔚的选择让大家跌破眼镜,老师和父母甚至多次找他谈话,担心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我坚持住了自己的选择,而且也没辜负自己的选择。”2009年,叶澍蔚选择了一直心心念念的北京,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是以全年级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次‘任性’就是在那个时候。”叶澍蔚说。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原本全家都很开心。然而,他的一句“我要读新闻专业”又给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说起当时的选择,叶澍蔚告诉记者,这是源自大二暑假在宁海县新闻中心实习的经历。一个月时间,叶澍蔚跟着记者老师到处跑现场、写稿子,时间虽短,对于新闻的理解也是浅尝辄止,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回忆。“既然决定换专业,那就要换有意思的。报社实习的那段经历,就是我当下觉得最有趣的了。”于是,2013年9月,叶澍蔚保研成功,正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叶澍蔚决定继续自己的新闻梦想,求职时他只向三家单位投递了简历——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江苏广电集团和浙江广电集团,求职目标只有一个: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紧张的面试、笔试之后,叶澍蔚被三家单位同时录取。面对3个offer选哪家?叶澍蔚再次“任性”,放弃SMG,接下了浙江广电集团递来的橄榄枝。有朋友笑称他是“傻子”,因为当时只要入职SMG,就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傻子”叶澍蔚却有着自己的一番想法:“都是做新闻的,在哪干不是干?我就是要离家近一点,更近一点。” 入职浙江广电集团后,叶澍蔚成为浙江之声采访部的记者。从经济新闻到时政新闻,再到成为省委书记、省长的随行记者,叶澍蔚自踏上新闻记者岗位的第一天起,深入基层,把每次采访都当做第一次采访,保持热爱、保持热情,做出一篇又一篇好新闻。 2017年夏天,杭州三墩突发爆燃事故。工作才一年的叶澍蔚和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即时组建报道团队,顶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坚持采访报道,推出特别节目全程跟踪,采写出《杭州的哥勇救4人》《各家医院奋力救治伤员》《紧急救援,爱在杭城涌动》等多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稿件。其中《紧急救援,爱在杭城涌动》获得了2017-201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大奖专题类一等奖,2017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经济新闻是叶澍蔚的主要线口,也是他的专长。或许得益于高中理科班的学习,和本科对汉语言的进一步深造,将数字和文字完美融合,让叶澍蔚在经济新闻领域如鱼得水。后来将主要方向转为时政新闻,叶澍蔚学会如何把党委政府的声音、决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传达到老百姓心中,凝聚共识、成风化人,从而进一步推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如他所采写的《立“一部法”,搬“三座山”,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迈向新春天》《非常时期的“抢”背后是浙商和政府的“为”》等,一篇又一篇“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有维度”的新闻作品在他的笔下流淌。 努力是会被看到的,从业七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5年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杭州市高层次人才(C类,新闻类最高级别)……如今的叶澍蔚已然是浙江广电记者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说:“作为一名记者,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迎接媒体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我会努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用心用情传递好党的声音,讲好浙江故事。” 记者见到叶澍蔚时,他正在录音室里录制自己的新闻稿,这篇稿子恰好是关于宁海如何培育当地企业发展的内容。 由于职业特性,叶澍蔚对家乡的经济发展格外关注。“我经常会接触到全省各县市区的经济数据。其他城市的数据在我眼里只是个数字,而每当看到宁海的数据,这些数字在我脑海里就有了鲜活的画面,也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在叶澍蔚眼里,家乡是一个全能型“美男子”,不仅经济发展阔步向前,生态环境也更加优美。“回宁海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有不同变化。”叶澍蔚直言家乡越变越好,也希望能用自己专业专长宣传家乡,讲好家乡故事,展现最美宁海。 谈到家乡,叶澍蔚面对记者和镜头时放松了不少。说起家乡的美食美景,更是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自己十分喜欢向朋友分享家乡。“只要在朋友圈里刷到关于宁海的分享,无论是长街蛏子、前童麦饼、汤米面、烤洋芋等美食,还是森林温泉、伍山石窟、梁皇山、石头村这样的旅游景点,我都会第一时间转发出去,告诉我的朋友们这是我的家乡。” 2009年离家求学,到现在定居杭州,在外打拼十四年。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叶澍蔚觉得自己与家乡的距离正在一点一点拉近。叶澍蔚的妻子也是宁海中学校友,夫妻俩对家乡的感情从未改变,日常的交流中也时常提到宁海。“我女儿今年两岁半了,我和爱人从小就和她说宁海话。我们只是不想让自己忘了这一口‘乡音’。”叶澍蔚说道。